要補班的你,也感到工作倦怠了嗎?回想你最近的工作狀態,是不是每天都不想去上班、覺得很煩可是又不得不去,只能夠不帶著情緒,勉強到公司當「機器人」?如果你有類似的情形的,看看下面的症狀你中了幾個:
什麼是工作倦怠
作者在《每天起床都不想上班?抗壓性強的人,工作倦怠比例竟然更高嗎?》片文章當中羅列了ICD-11 裡面定義的三大工作倦怠症狀:
- 覺得能量耗盡或精疲力竭
- 與自己工作的心理距離拉長,或者對自己的工作態度消極或充滿憤世嫉俗之感
3.專業效能降低
作者指出,這並不算是種疾病,可是卻會影響你的身心狀況跟專業表現。有一些職業特別容易感到工作倦怠,摘錄如下:
「工作倦怠在助人工作者中比例相當高,如醫療從業人員(如醫師、護理師)、社工和老師等。老師的工作倦怠比例約 30%,醫師的比例高達 67% 。⋯⋯學術界,無論是已有教職、博士後、博士生工作倦怠的比例都很高,問題不容小覷。而不限工作類型的統計也有大約 10% 的人有工作倦怠的現象。」
為什麼有工作倦怠
文章裡面回顧了六種風險因子,但稍微整理一下我覺得大概可以分成兩種:
- 無法達到標準:自我要求高,也因為這樣設定的標準自己經常沒有辦法達到而感到氣餒。當然,也有可能是上面給的壓力或標準內化而成,不論標準從何而來,「我辦不到」或者「我做不好」的挫折都有可能變成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 缺乏社會支持:在辦公室裡面受到不公平的對待、上司大小眼、被同儕排擠、又沒有人可以說⋯⋯長期下來,會變得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意義和目標是什麼,或者在公司就帶著一個面具,就事論事,不帶情緒。
那些被壓抑的情緒,有一天會爆發(所以你可能崩潰過);而那些還沒爆發的部分,累積久了形成了你和工作之間的隔閡,那一層薄薄的膜,累積久了就變成了倦怠。
怎麼辦
那麼該怎麼辦呢?最近我覺得這個方法蠻好用的: #做一天你想要的自己。如果在公司做對你來講太難,那麼不妨在下班之後或者是假日的時候,去想去的地方、吃你想吃的東西,不用和別人妥協。試著感受一下「不為別人而活」的感覺,然後把這樣的感覺記下來。
因為你值得更好的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