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瓦把我媽收編了。
事情是這樣的,我是一個非常需要自己空間的人,從小就逃跑成性,天天夜歸,畢竟跟家人住,多多少少還是會要carry一些他們的情緒,還有我很喜歡自由自在的生活。所以索性能夠多晚回家就多晚回家。
由於我論文忙碌(有嗎),常常需要東奔西跑,我爸過世之後呢,我媽就開始覺得很孤單無聊(原本有人可以照顧,現在沒有人可以照顧,有一種空虛的感覺),每天都在問我說我什麼時候回家。有一天我冥想的時候,突然靈光一閃。想說我還有布瓦可以幫我啊!
當初布瓦來家裡面的時候呢,本來是住在我6樓的工作室,我媽還曾經說:「絕對不要讓他來我們家住!我最討厭貓了!一直掉毛還要清大便!」
但是因為6樓夏天實在是太熱了,又沒有冷氣,在我苦苦(?)哀求之後,她說:「好啦!但是他絕對不可以來我房間喔!」
於是我在客廳跟我媽房間之間裝了一個貓門,幫他了各式各樣的窩,可是他都不睡。「你真的很難搞耶!」嘴巴雖然是這樣說,可是還是用裝奶精的盒子做了一個房子1.0版給他。
於是就開啟了我媽的手作靈魂。
可是這個房子太小了,他睡覺的時候一半的身體都會跑出來,而且有些時候跑出來的部位非常奇怪。
幾次之後,我媽上網訂了一個比較大的2.0版,外型漂亮,而且可以直接DIY組裝,完全不需要剪刀膠帶。但是他不喜歡那個組合瓦楞紙有一種塑膠味。而且上網訂的那個入口,門比我媽做的還要小,她只好又費盡心思把那個門改大變成2.1版。
後來進去睡幾次就不睡了,可能味道還是有影響吧。
於是她每天叮嚀我弟去公司撿奶精的紙箱,一次要用兩個,我弟在不堪其擾的狀況下終於弄到了兩個紙箱,組合成一個蒙古包給布瓦躺躺,到這邊已經是房子3.0版了。現在她正計劃要想怎麼樣讓這個房子可以通風、然後等布瓦適應之後,還要幫他的房子貼上壁紙在外面,符合我家的風格。
其實根據皮亞傑的理論,我媽一直在做一個同化跟調適的動作(assimilation and accommodation),適應我不在、適應布瓦的身材、適應在我不在的時候把自己「需要別人需要」的心情,投射到貓身上,然後在這樣的情況下,她還是可以發揮他的「掌控感」。例如控制房子的顏色、形狀和壁紙等等。
想一想我媽對我也是這樣。
她想說既然孩子留不住,就讓他四處亂飛吧。
這招對於逃避依戀的我來說真的很有用,因為當我媽做了這麼多事情之後,我開始有點擔心,會不會有一天布瓦會取代我的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