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那種經常把「沒關係」掛在嘴邊的人嗎?
- 心裡明明覺得委屈,但是卻說沒關係
- 在關係裡面付出了很多,卻得到不平等的回應,卻跟自己說沒關係
- 被欺負、欺騙、甚至軟土深掘,卻很快地原諒對方,因為不想要氣氛變僵
- 長期被權力壓迫,可是因為怕事,所以跟自己說算了,沒關係
在以和為貴的文化裡,我們都希望衝突能少一點、摩擦能少一點,同學、朋友、同事之間互相cover,有時候自己多做一點也無所謂,可是長期下來之後你會發現,那些沒有呈現在表面的衝突,都累積成為心裡面的衝突。
從小當你發生了不舒服的事情,家人可能會跟你說你要成熟一點、要乖、要像個大人 — — 結果你變成「還沒有當夠小孩就被迫長大的大人」*;而每一次你對自己說「算了吧、沒關係啦」的時候,背後都有一個躲在角落的小男孩,正抱著自己的雙腿,默默地流淚。
心裡的彼得潘
中午滑臉書的時候看到 蕭敬騰 Jam Hsiao的新單曲,感觸良多。我想到了童話心理學經常談到一個經典的現象叫做 #彼得潘症候群 ,概念上就是抗拒長大、不願意負責,想要活在自由自在的永無島的小孩。
談到「彼得潘」這個角色,不知道大家聯想到彼得潘,會想到什麼呢?
我記得小時候看迪士尼的卡通,彼得潘之所以要重新回到Wendy家,是因為他的影子被夾在櫥櫃裡面了,Wendy很溫柔幫他把影子縫回腳上,這一段的「影子」有一個很特別的隱喻是:有光亮的地方就有陰影,不論是多麼天真、多麼自由的彼得潘,背後也有一個影子。影子是很重要的東西,正因為有這個黑暗的部分,才可以讓你在地上生根。
把這段隱喻翻譯成日常生活當中的狀態就是 — — 沒錯,這個世界很多時候是很黑暗的,既黑暗又經常有許多的攻擊、衝突、血流成河,如果你永遠都當一個天真無邪的小孩,當你看到網路上許多起伏跌宕事情,你會覺得很失望、很難過、很傷心,甚至會有替代性的創傷,其中一個原因是你內心那個很渴望「單純、善良」的小孩,突然明白,世界是如此的險惡。
於是你經歷了很大的失落感,好像什麼都不能相信、什麼人都不能依靠,有些時候你會像前面一開始說的一樣,利用很努力很努力來達到某種控制感,可是心裡其實是很悶的;也有些時候你會在身邊樹立起很高的牆,反正既然人間險惡,就把自己的心封鎖起來,這樣就不會受傷。前者是自我委屈,後者是自我防衛。
可是,不論是委屈或防衛,當你面具戴久了,你也會遺忘心中那一個其實很需要被安撫、看見的小孩,你遺忘了他的難過、遺忘了他的委屈,遺忘了他其實好需要關心,甚至遺忘了,在你心裡面還有一個善良,真誠的自己。
於是隨著時間,你慢慢長成了一個你自己都討厭的大人,渴望被愛又害怕受傷害。甚至有些時候你會做出一些自己都討厭的事,然後事後好恨、好後悔、好難過為什麼自己會做出這樣的事情 — — 不論是討厭自己、委屈自己,或者是討厭自己傷害了別人。
正因為黑暗跟光明同時存在,生命很多時候也是由憤怒、苦毒、甚至對自己的厭惡所累積而成。你無法放棄自己的影子,就像彼得潘無法放棄他被留在衣櫃的影子一樣。可是這些痛苦跟黑暗真的存在,又好難接受,該怎麼辦呢?
把你熟悉的日常火烤一番
前陣子在讀榮格的煉金術(Alchemy),裡面談到一個人蛻變的過程有些時候需要透過「獻祭」,(我粗淺的理解是)把一些過往你所謂「熟悉」的東西暫時放開,把它放到火爐裡火烤,一開始會黑掉,但如果能夠度過這一關,就有機會能夠重生。這裡「熟悉的東西」可能是:
- 轉換職業,不再停留在讓你委屈的地方
- 離開某地,體驗不同的生活
- 改變習慣,脫離一部分的舒適圈
- 結束關係,停止再被對方情緒勒索
換句話說,蛻變的過程其中一步重要的步驟是犧牲,犧牲你所習慣的日子。這過程並不容易,所以才會說是「獻祭」。邁出這一步之後或許你會先得到解脫,再來這些解脫會開出成熟的花朵。
所謂的成熟,並不是殺掉心中的那個小男孩,也不是假裝不在乎、強迫自己成為一個大人,而是看見自己同時願意承擔責任,但同時也有時候想要當一個任性的小孩。換句話說,第一次的長大是發現世界並不如你想像的一樣那麼天真無邪,而是有很多的黑暗;第二次的長大是發現,儘管世間險惡,儘管有些時候需要維持表面的和平,你還是可以給自己溫暖,給內心的小孩亮光,讓他有機會出來飛翔、透透氣。
是啊,長大之後有很多的責任需要肩負;而世界有些時候真的很黑暗,並不是在所有的時候,你都能夠安然地當一個孩子。但也更因為如此,在匆忙的日子裡,我們可以留一點時間看見心中的這個彼得潘,看見他的渴望,練習當他的Wendy,然後給孤單的他,一個深深的擁抱。
有時候暫時不長大也沒關係。
難過的時候抱抱自己,你心裡的彼得潘,會在永無島等你。
*出自 許皓宜.心理學與生活 《情緒寄生》:「沒有當夠小孩的人、往往也當不好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