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苔熊心理話:《我們走上的全是歧途》在愛情裡被拋棄,可以再把自己撿回來嗎? ft. Tiny 靡靡

海苔熊
Mar 12, 2021

--

你是這樣的人嗎:

  1. 每天都擔心自己會被丟掉
  2. 為了避免被丟掉,先把別人給丟掉
  3. 情緒來的時候,會做出連自己都覺得無法控制的事情,然後事後覺得很後悔⋯⋯
  4. 可是下次情緒還是會來,還是會炸到身邊的人
  5. 常常覺得自己是別人的麻煩,為了避免麻煩別人,有些時候乾脆就不要開口求助⋯⋯
  6. 渴望被愛又害怕被受傷,所以沒感情會死,但是有感情之後,又害怕感情會死
  7. 你有時候會覺得這個人好愛好愛你,但有時候又會立刻覺得這個人根本不在乎你,沒有中間值

如果你也是這樣的人,你並不孤單,每100個人會有一到兩個人*和你一樣在這條辛苦的路上,今天的節目是邀請到的 詩人 Tiny 靡靡就是其中一個,她很勇敢,分享了自己是邊緣性人格(BPD)這一路以來的心路歷程,在她的作品《愛之病》與《我們走上的全是歧途》裡面寫了很多黑暗的感情的詩句,其中讓我最感動的一件事情是:

雖然書本裡面的句子非常黑暗,但是你卻可以看到黑暗的縫隙裡面有一種溫暖的光在等待。

她的生命歷程也一樣,在黑暗裡有光。小時候發生了許多她不再想回憶的事情,手臂上有各種深深淺淺的自殘痕跡(不過都被她做成了完全看不出來的刺青),在感情裡面曾經受到背叛而再也不信任愛情,可是因為這個不信任,也讓她像是一根無法再更精確的針,刺進了許多在感情裡面感到不安的人,那種「難以說清楚」的擔心。

推薦給不安全依戀的人

如果你是不安全依戀的人,例如:

  • 逃避依戀:不敢相信任何人,覺得感情開始就會有結束,習慣和對方保持距離以策安全。
  • 焦慮依戀:覺得自己隨時會被丟掉、害怕自己不夠好,常要跟對方確認自己值不值得被愛。
  • 矛盾依戀:和別人保持忽遠忽近的距離,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機制。可是心裡還是渴望有人愛。

那麼我會非常強烈推薦你聆聽這一集,這一集跟以前我談過的任何一集有關安全感的節目直播都不一樣的地方在於 – —你不會聽到任何解答、你也不會聽到任何「幫助你變得好一點」的方法,但你會聽到一個故事,一個真實而立體的故事,一個曾經「很病」的人,努力的用她自己的方式,活出雖然不容易但是相當有張力人生。

生病並不是定義你唯一的標籤

最後我想跟所有身心疾病的患者講一句我內心真心的話:「生病」這個標籤並不是定義你唯一的方式,它只是「其中」一種方式。

像是Tiny不只是BPD,她也是一個詩人、攝影師、情慾模特兒、最重要的是跟我一樣是個貓奴XD,一樣會為了貓咪的生病而感到擔心,一樣會抱著貓焦急地要醫生給牠最好的幫助⋯⋯我們一樣渴望愛,一樣用自己的方式(雖然不一定是好的方式)努力的去愛人。

我們都值得被愛,不需要因為一個疾病的標籤,就覺得自己是一個糟糕透頂的人。

就像這張照片,每一張笑臉背後,都有很多難以向人訴說的黑暗面;同樣的,每一個黑暗的裡面,也會有一朵等待被呵護的花朵,期待著新鮮的空氣、期待著有一天能夠被你自己給疼惜。

僅以這幾的節目,獻給所有在感情裡面感到不安又厭惡自己的人,允許自己可以繼續不安跟自我厭惡,但是我們仍然可以有能力,繼續愛人。

奮不顧身的去愛,然後如果被丟掉了,還是可以把自己撿回來

【聽你聽我】在愛情裡被拋棄,可以再把自己撿回來嗎? ft. Tiny 靡靡

https://sndn.link/%E6%B5%B7%E8%8B%94%E7%86%8A%E5%BF%83%E7%90%86%E8%A9%B1/9Fg1wE

*註解

關於邊緣性人格障礙與特質的診斷大家可以上網搜尋,經由醫師和心理師的協助判定,這裡僅列出幾個邊緣性人格「特質」與人際關係有關的內心感受;想進一步了解「特質」跟「障礙」之間異同的朋友,推薦一本非常棒的參考書叫做《原來這就是B型人格》。

另外,關於盛行率,調查估計邊緣性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的患病率在普通人群中為1.6%,在住院精神病患者中為20%。詳細的參考資料可以看這裡

#我們走上的全是歧途 #愛之病

--

--

海苔熊
海苔熊

Written by 海苔熊

在多次受傷之後,我們數度懷疑自己是否失去了愛人的能力,殊不知我們真正失去的,是重新認識與接納自己的勇氣。程威銓(海苔熊) 「台大心研所畢,彰師大諮商輔導所博士生,筆名海苔熊,是一種結合可愛與可口的動物。目前為女人迷、姊妹淘、泛科學、Herbuty 、鍵盤大檸檬等個多平台的專欄作者,著有「在怦然之後」與「暖傷心」二書。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