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鳴治療筆記(14)-我與我巨大的焦慮

海苔熊
4 min readMay 22, 2020

--

最近耳鳴的狀況變嚴重了,原來很小聲,現在越來越大聲,心理治療還是有持續,針灸也一直做,從原本處理聽宮、聽會、翳風,到肩井、腎俞、手三里、天樞、印堂等等,幾乎全身上下都針了。

今天去了一家新的中醫己(不知不覺已經看了六家了),提供了一個新的治療觀點 ——透過交感副交感神經的測量(很厲害喔,他是用水銀血壓劑測量的,跟我們診所用儀器是不一樣的),發現我的副交感神經作用比較強(ACTH比dopamine 多)所以會容易有焦慮症狀(以上都是我原本知道的內容),不過,他採取的方式並不是用情緒藥物治療,而是改變用科學加上中醫來調整體質。

其實,調整體質的部分最近我也嘗試過,還去吃了水藥:

  • 龜鹿二仙膠
  • 加味安神湯
  • 加味保肝湯

可是都沒有什麼太大的效果。換到這間中醫之後,他說對了一件很厲害的事——關於我的睡眠,呈現一個很奇怪的狀況。我睡太少會覺得疲勞,睡太多也還是會覺得疲勞,所以不管有沒有吃舒緩情緒的藥物,不管睡眠狀況如何,都還是會覺得很累。他倒是第一個跟我說這件事情的人。然後我也才知道一件事,原來我這個病是不能吃甜食的(突然想到之前的腦疲勞理論),可是我最近又一直吃冰淇淋、一直喝有糖的飲料,難怪肚子越大、越來越疲勞,耳鳴越來越嚴重。

無法等待的人

當然,我的沙遊治療持續,這些日子放了不同的盤,不過,目前最大的體會是,我是一個無法等待的人。

前幾天去被治療,感觸良多,覺得「遲到」和「等待」是我一個很重要的議題。原來這麼久以來我都習慣性遲到,是因為某一個部分的我根本不想準時

分析之後發現,準時的話,就不能夠任性;準時的話,就沒有辦法讓大家等我,大家不等我的話,我就不會是大家眼中的焦點。可是我同時又很焦慮、很害怕大家等待——但其實這種我害怕的是,大家會不等我了、丟下我了。所以可能我需要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測試,那些人會不會等待我。

這個分析看起來很有道理,可是治療師認為這個假設並不合理,因為就算是演講和高鐵,我也會摸到最後一刻。後來我跟我的治療師說,你有所不知啊,正因為是這輩子不會再遇到第二次的人,所以拿他們來測試是最方便不過的,反正被他們討厭也沒差。

不過,與其說我不喜歡準時,不如說我不喜歡等待,因為提早到,就意味著需要等待,不論是等人、等車或者是等任何東西。我想要當那個「可以任性、可以被別人等」的角色,而不是當那個「需要去等別人、需要成熟」的角色。因為我心裡面的小孩的部分很大,同時也透過照顧別人來照顧自己。由於沒有成人,所以也沒有連結內心渴望跟超我的部分。

用溝通分析的理論來看的話,就是我PAC 裡面的Parent 和Child 太過巨大了。

照顧內心的野獸

前幾天我聽到一首歌,覺得很有感覺,一直以來,我都壓抑了內心的焦慮,它像是一隻野獸一樣,慢慢被我豢養長大(圖片截取自MV

只是裡面裡面用的是「我巨大的悲傷」我養的那一隻怪獸應該是「我巨大的焦慮」,然後MV裡面的怪獸還蠻可愛的。

我希望我可以好好照顧這隻怪獸,不要讓他越來越兇狠、越來越大隻。或許,透過一邊調整身體,一邊同理自己,耳鳴會慢慢找到它的出路吧?

--

--

海苔熊
海苔熊

Written by 海苔熊

在多次受傷之後,我們數度懷疑自己是否失去了愛人的能力,殊不知我們真正失去的,是重新認識與接納自己的勇氣。程威銓(海苔熊) 「台大心研所畢,彰師大諮商輔導所博士生,筆名海苔熊,是一種結合可愛與可口的動物。目前為女人迷、姊妹淘、泛科學、Herbuty 、鍵盤大檸檬等個多平台的專欄作者,著有「在怦然之後」與「暖傷心」二書。

Response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