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6耳鳴治療筆記(18):什麼都不能做的時候就等待吧!

海苔熊
Nov 6, 2020

--

跟大家分享一個我被看見的故事。

我因為耳鳴四處求醫已經一年了,可是還是沒有什麼太多的好轉,各種怪力亂神的方法也都嘗試過了,好像都差不多,沒有太大的轉變,正當我萬念俱灰的時候,遇到了一個醫生。

據說是許多人推薦的名醫,我懷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去找他,沒想到他也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來看我!一如往常,我把我的治療筆記、還有過去做過哪些事情、有多麼「沒有效」都抱怨了一遍,我以為他會跟我講一個「跟著我這樣做就沒錯了!」的答案,沒想到他竟然說:

「相信你已經嘗試過很多方法、去過很多地方找答案了。如果你在其他地方找不到答案, 那麼很可能你在我這裡也找不到答案⋯⋯」我聽了下巴差點掉下來。但他又和緩地繼續說⋯⋯

「很多時候我們一直很想要知道問題的解答是什麼,可是不管你多努力,好像都無法改變現狀。這時候我們就要承認我們自己的有限,只是這個有限很多時候是『很難承認的』,你可能逼迫過自己要接受現狀、可能告訴自己說算了吧,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又想說,再來改變一下好了、再嘗試看看好了,又繼續心灰意冷、進進退退⋯⋯好像曾經以為的一些轉變,後來都化成泡影⋯⋯。像這種時候,就會覺得自己很無能、很無助,我也有很多這樣的時候,看到眼前的病人很辛苦,但是卻幫不上他們的忙⋯⋯」他說,我萬萬沒想到一個看耳鳴這麼有名的醫師,竟然會在我面前繳械投降。

以前我就會覺得,天哪又浪費我時間,搞了老半天還不是就那些藥吃來吃去⋯⋯可是今天不知道為什麼,他講話的方式很柔軟,我突然有一種被理解的感覺。

原來他也能夠了解我的無奈、他也能夠感受到,那種「已經經歷過很多,可是最後還是無能為力」的那種感覺(你曾有過這種感覺嗎?)。他沒有叫我看開、沒有跟我說要怎麼「轉念」,他只說了一件比悲傷更悲傷的事(翻譯起來就是「沒有救」),更沒有告訴我解決的方法,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反而覺得心情舒緩許多。

前幾天我在讀書的時候,書上有一段話(大意)是說:什麼事都不能做的時候,就等待吧,等待是辛苦的。可是也正因為等待是辛苦的,它反而提供了一種機會,讓我們重新去思考,在你的生命當中,還有什麼是重要的。

我那個時候一直不懂所謂的「等待」是什麼意思,直到今天來看醫生,才突然驚覺,讓你等待了一段時間,有一些在你意料之外的事件就會出現。走出診間前,醫生跟我說了一件事。

他說他當初會研究耳鳴,是因為他的媽媽長年受耳鳴所苦,可是在他母親過世以前,他都沒能夠幫上母親的忙。我沒有看到他眼角的淚光,但從他的語氣裡面可以感覺到這句話的重量,心中的一塊什麼地方,似乎被觸動了一下。

以前總是在書上面看到,只有受過傷的人,才有痊癒的可能。想來想去都覺得是屁話,沒受過傷當然不需要痊癒啊!可是隨著時間的沉澱,才發現那些受傷或許都是有意義的,就像是你生命當中的一些缺口,因為有洞,所以光可以照進來。

而今天,這個什麼也不能做、什麼也幫不上忙的醫生,竟然成為照進我黑暗洞穴裡的一束光。

你也曾經被你身邊的人或者是朋友看到嗎?

在那種別人都看不到你的時候、在其他人都叫你想開一點的時候,只有他好好地從你的世界裡面看你、站在的角度和你一起悲傷。儘管,最後答案並不明朗,可是因為他跟你站在一起,你變得更有力量。

因為有他們,你那個充滿潮濕、惡臭、你自己都覺得悲哀的洞穴裡,慢慢地被照亮。

也因為有他們,你才願意在這個連多走一步都覺得疲累的生活裡,再多待幾分鐘等下一個天亮。

可以標註他們的名字,感謝他們,感謝他們曾經,在你生命最黑暗的時刻,看見了你。

#讓我看見你

#1121諮商心理師節在台灣

--

--

海苔熊
海苔熊

Written by 海苔熊

在多次受傷之後,我們數度懷疑自己是否失去了愛人的能力,殊不知我們真正失去的,是重新認識與接納自己的勇氣。程威銓(海苔熊) 「台大心研所畢,彰師大諮商輔導所博士生,筆名海苔熊,是一種結合可愛與可口的動物。目前為女人迷、姊妹淘、泛科學、Herbuty 、鍵盤大檸檬等個多平台的專欄作者,著有「在怦然之後」與「暖傷心」二書。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