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減少家人對你的金錢焦慮的影響?
-回:每一次花錢的時候感受自己是不是在複製家中照顧者或是小時候匱乏的那種經驗。
2.什麼是成功?
-回: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有能力的去愛與被愛。成功就是每天比昨天多前進一點點。
3.如何財富自由?
-回:一個月想花的錢,扣掉之後,剩下的錢都可以去投資,但是生活投資跟要分開。可以用年投報5%來估算,自己要存多少錢才財富自由。
4.知識焦慮怎麼辦?
-回:這感覺常常來自「錯失的恐懼」(Fear of missing out,簡稱:FOMO)可以思考兩個問題1.我想要補的是什麼?2.我想要證明給誰看?
5.父母常常為了金錢爭吵,自己一直有匱乏感怎麼辦?想切割跟家人的情緒,還有處理自己的嫉妒……
-回:1.切割跟家人的情緒:目睹爭吵,內在小女孩會出來,她最怕被丟掉,但現在對你來說家沒了對你來說還是很重要的嗎?還是他們吵吵吵最後還是不會離開?)
-回:2.如何處理嫉妒?長時間嫉妒別人的人,常常看不見自己有的東西,而是看到自己沒有的東西。可以練習轉而對自己的欣賞。
6.我家中有一個長照的弟弟,我想要投資,但是我是家裡所有的經濟來源,但我很害怕,我知道我已經足夠了,我雖然沒有拿到政府補助,但我已經很厲害了。我怕我的決定錯誤的話,投資就會陷入黑暗。
-回:家人一起開個會,盤點家人的資源。焦慮不安的話,不是適合投進資金的時候,長期投資的話要有好的眼光,投資需要學習、還有要時間的等待。市場就是個循環,要有時間與準備。每隔幾年都有一個千載難逢的時間點。投資之後要吃的下睡得著。
補充
-高風險投資:投資詐騙,避免高投報的項目。沒有「保證可以獲利」的事情,如果有人跟說有個投資穩賺不陪,你一定要離他遠一點。
-低風險投資:定期定額,全球股票,政府債券,低風險低報酬,0050,ETF。可等到回檔時再投資。
不過記得,投資這檔事「不懂」就是最大的風險。如果你想投資0056,雖然相對穩定,但配息較少,而且還是有上下波動的風險,可能要看你有沒有辦法忍受這波動度。如果這筆錢是備用金,你可以思考:你可以多久不用它?如果你隨時要用,就不能投資。另外,不要把保險當投資,買保險很棒,但是要和投資分開。投資型保單就算你沒解約投報率也很低。總之,我們要的是對「金錢焦慮」免疫,千萬不要為了投資變焦慮。
7.要如何避免傷心失戀消費?
-回:傷心的時候會有負面認知。我們會用一些行為用來抵銷想法情緒,但時間到了,情緒又上來了。好方法是就是正視你的情緒,讓自己流淚。跟自己說:「你現在很難過嗎?讓我陪你好嗎?」睡一覺,醒來之後,好像人生重新開始。
-回:罪惡感的被後是安全感。因為關係不是我可以控制的,但是卡刷下去我有控制感,原來我適用這種方式來照顧自己。
8.理財方法:定存或是活存?
-回:強迫自己存錢,用數位信封理財法。零存整付。以前每個月都存3000,錢放銀行不如去投資銀行股,可以用定期定額的方式累積,每月扣款,最後上上下下會有一個微笑曲線,一方面回本,一方面你也會微笑。
9.要背媽媽跟自己的帳單,所以要先有投資知識。可是因為這樣的環境會讓我覺得很焦慮,我會對於未來很沒有自信,不知道情緒該怎麼消除。我要怎麼辦?
-回:這樣的樣態可能來自原生家庭父母親的相處模式。例如另一半對金錢不負責任。原生家庭媽媽含辛茹苦,但是爸爸賺錢不給力。這時要學會去信任,放慢腳步,要跟生家庭的苦分離。看到自己渴望依賴的部分。
-回:要跟伴侶(在理性時)討論「如果遇到金錢議題該怎麼辦?」說出自己的需求(比方說:當我金錢焦慮的時候,我希望你……),也聆聽對方的需求,在下次同樣的爭執出現時,根據協議做出調整。
Take away
沁:當你開始讓自己的心靈自由,當你成唯一個快樂的人,物質上的力量也會回應到你身上。
宇:安全感,自控感,價值感。我們想要走到地方哪裡。
Chloe:當你焦慮的時候你就專心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