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上次覺得快樂是什麼時候?」昨天督導問我這個問題,我原本想到的是,吃好吃的東西、喝冰冰涼涼的啤酒,還有躺在床上睡覺做夢不想要醒來的時候。
但後來發現,這些事情雖然覺得很舒服,但不一定快樂。想了老半天,我得到一個答案是:「上次搭著台中淺綠色的捷運,看著台中好像永遠都不會下雨的那天氣,高高的雲,藍藍的天,有一種平靜的感覺。雖然算不上快樂,可是畫面好像會刻在記憶裡面。」
接著我才明白,好多的時候我們以為花錢大魚大肉、把酒狂歡,就可以換來快樂的生活,但往往在狂歡以後的那個醒來,會有一種自我厭惡,覺得自己好像在浪費人生,可是下一次覺得壓力大的時候,又會再去狂歡一次,然後再一次自我厭惡⋯⋯從此變成惡性循環。
前陣子和企劃頑童兼作家蔡侑霖談到所謂「不廉價的生活」,我原本以為的是要吃得高級、穿得舒服、每樣東西都有品味,要把日子過得像是品牌堆疊起來一樣。經過一番深入討論之後我才明白,原來重要的不是你花多少錢在你的日常生活,而是你為你的生活留下多少「質感」。這裡的質感,並不是用金錢來累積的,而是用你的「心」來累積的。
比方說,同樣是上班,你可以選擇搭計程車(花錢),也可以選擇騎一段單車,前者看起來比較舒適,但是後者才能讓你真實的「感受」生活;同樣是吃東西,可以跟同事半夜約在燒烤店配啤酒,但你也可以選擇吃健康的減脂餐,前者可以讓你獲得一個晚上的開心,但是後者才可以讓你獲得幾天的健康。換句話說,有質感的生活並不一定是花錢的生活,更多時候你花了很多錢,卻無法買到生活的質感,反而是省下你的錢,花「心思經營」,有質感的生活才會蒞臨。
在疫情蔓延的時候,我們更需要過有質感的生活。可能是平靜的尋常、可能是到窗台上面澆花、可能只是到陽台伸懶腰,讓陽光撒在自己的肩膀上,可是這些一個又一個的平常,也可能成為安置你意義的地方。
「那些一起走過的日子 發生過的事 你笑的樣子 在我心裡最好的地方安置」 – – 棉花糖_katncandix2
把自己當成這輩子最重要的情人。
你的每一個今天,都是這輩子最年輕的一天,用心把每一天過得像紀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