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有過動的小孩嗎?如果你曾經陪伴過這樣的小孩你就知道,很多時候真的很想把他們「捏死」,但又有很多時候,看到他們的樣子覺得很可愛。我曾經遇過一個孩子,每次都忘記帶作業,還有一次連便當都忘記帶,被老師罰寫課文的次數已經堆積到好幾個學期都寫不完了,可是有一次下課,他還拿著他改編的課文來念rap給我聽,我當時真的是又好氣又好笑,一邊佩服他的樂觀和積極,一邊覺得真是會被他打敗。
那麼,要如何陪伴過動的小孩呢?下面有幾個方法可以提供給大家參考:
- 別罵孩子不吃藥:吃藥的副作用,有些會讓孩子很不舒服,理解孩子為何不吃藥,而不只是一昧的責罵。
- 善用東西增加記憶:注意力不集中本來就容易忘東忘西,和孩子一起想「增加記憶力」的方法,「便利貼」是很好用的東西。
- 和專業合作:和學校的老師、輔導老師、身心科醫師一起合作,雖然狀況不一定會很快好轉,但路上至少不孤單。
- 聚焦正向小改變:放大孩子小的、正向的改變,建立自信,減少習得無助感。
- 加入過動症的支持團體:這一路上可能會充滿挫折,有人陪伴才不會常常覺得心很累。
在《接住墜落的青少年》這本書當中,蔡宜芳心理師用她多年擔任專任輔導教師的經驗,跟大家分享一個又一個令人心痛的故事,而且在這些故事背後,同時又可以看見很多的溫暖。更重要的是,在每一則故事之後,都有她自己的心得感想,還有一些心理學上面的專業建議,從「如何面對有自殺意念的孩子」,到「如何處理孩子在學校被霸凌的問題」等等,裡面都有案例和故事說明,非常適合提供給和青少年工作的夥伴,以及家中有青少年的家長。
在這一次的節目當中,我們將會談一個令人心疼的過動症小孩的故事,希望我們可以從這個故事當中,對於這樣的孩子在發展階段所遇到的困境、還有症狀對他們產生的影響,有更多一些的了解,也透過這樣的了解,讓我們可以更靠近這些孩子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