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5海苔熊信箱|男友被別的女生告白後讓我好不安

海苔熊
Oct 17, 2021

--

「⋯⋯其實事發過後我做了很多嘗試,身心科、心理諮商、看書、聽PODCAST,我也發現了我一直以來都有不安全感的問題,以及我們相處上的一些摩擦,以前都不以為意,從沒想過要好好正視。經過這次事件我也想了很多,努力去理解自己的情緒,改變自己的作法,想辦法和對方溝通。

諮商師告訴我,我做得很好,從事發到現在已經做得夠多了,他讓我先休息一下,什麼都不要做,我也有想過是不是我做了這麼多讓他更有壓力?

某天我們見了一面,睡前聊了一下,他說他突然冷掉了,不知道怎麼愛,也有在考慮要不要分手,但又怕自己會後悔。在這件事之前他從來沒想過要和我分開,聽到這件事我很難過,究竟他還愛我嗎?

我也知道我現在該做的是好好過自己的生活,了解自己到底要的是什麼。看的書都是叫我要好好愛自己,我也訂好旅行,要一個人去離島玩,但這個過程還是讓我好煎熬,每天都強顏歡笑,不想讓人發現我這個狀態⋯⋯」 — — Fumi

為什麼怎麼做都不對

有些時候我們在關係裡面已經做了很多我們可以做的事,可是卻發現,不論是自己心情的起伏,或者是關係的狀態,都沒有太大的改變。一方面自己還是有很多的不安,二方面關係似乎也沒有因此變得更親密,甚至經常還會覺得:是不是正因為我做的太多了,才會把對方給推遠了?

最近在讀煉金術和沙遊,覺得很難懂,但是有個觀點我覺得很不錯很想分享給大家(如果我有理解錯誤也不吝告訴我),就是:當一個改變正在發生的時候,會需要「時間」跟「容器」(container)。這裡的容器指的可能是在治療當中的治療師(如Fumi的諮商師)、身邊關心陪伴的朋友,也可能是:你的心靈有沒有一個空間,可以包容某一種不確定感存在?

這個不確定感至少可能包含:

— 不確定他現在對你的感覺是什麼,或許沒有以前這麼愛你了

— 不確定他是否要繼續這段關係,或許他已經冷掉了

— 不確定對方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或許連他自己也暫時不清楚

— 不確定這個不安什麼時候才會結束

這些不確定可能會讓人很焦慮,覺得好像為什麼沒有東西是可以自己掌控的,但不確定本身有一個獨特的地方在於,它也等同於「正在改變」。就像在煉金術的過程當中,加入了一個新的材料(他辦公室女同事的出現),使得這個煉金瓶裡面開始產生了一些化學變化。

面對不確定感與不安的三種途徑

「可是在這個過程中還是會覺得很不舒服,內心好混亂,該怎麼辦?」我一邊讀書一邊覺得,難道就只能夠「什麼都不做,放著等時間過去嗎?」

面對不安的時候,每個人習慣的方式不一樣:

  1. 逃避者:有的人習慣沉浸在某些事物當中(吃東西、買東西、網路成癮或物質成癮等等)來逃避這些不舒服的感覺。
  2. 靜心者:透過散步、內觀、調整呼吸、聆聽一些能讓自己安靜下來的音樂,讓自己的心靈安靜下來。
  3. 行動者:和那個讓自己焦慮的事件,直球對決。透過「做一些有控制感的事情」,得到一種成就或者是勝任感(例如拖延好久的事情,終於面對、把它完成)。最後這個路線特別適合「無法停下來、一定要做點什麼」的人。

然而,如果是感情所勾起的不確定感,由於牽涉到對方,很多時候經常是你越努力,越會感到無力。例如你們彼此都感覺到不安,但他是逃避者,你是行動者,這樣的組合會讓你覺得很沮喪,你心想:他為什麼不趕快一起來面對問題?然後你看的書你說可以嘗試看看靜心者在做的事情,練習先愛自己,可是這並不符合過去以來你生活的習慣,所以你卡在中間,不知所措。

給自己的瓶子一個空間

這三種不同的路線,其實有一個折衷的做法,也是Fumi內在的聲音在最後提醒她的 — — 給自己預定一個旅行。說是逃避也好,說是靜心也罷,更有可能是某一種行動,去到一個遙遠的地方,給自己多一點「煉金術瓶子」的空間,去涵容目前自己還承受不了的變化。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要看清楚一樣東西就要靠近一點,但當你靠一件事情太近的時候,反而什麼都看不清楚。給自己時間和空間的同時,其實也是給對方時間和空間。有些事情、有些關係、還有一些模糊不清的感情,在拉開了距離之後,許多看不清楚的部分,反而會漸漸明朗起來。

今天的節目這裡聽

https://reurl.cc/emza3R

海苔熊信箱這裡投稿

https://forms.gle/mKTBWuB1xh94bTYE9

需要諮商或心理專業協助

https://reurl.cc/MkODXX

--

--

海苔熊
海苔熊

Written by 海苔熊

在多次受傷之後,我們數度懷疑自己是否失去了愛人的能力,殊不知我們真正失去的,是重新認識與接納自己的勇氣。程威銓(海苔熊) 「台大心研所畢,彰師大諮商輔導所博士生,筆名海苔熊,是一種結合可愛與可口的動物。目前為女人迷、姊妹淘、泛科學、Herbuty 、鍵盤大檸檬等個多平台的專欄作者,著有「在怦然之後」與「暖傷心」二書。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