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我想這樣子嗎?憂鬱症的第二道傷口

海苔熊
4 min readDec 29, 2018

--

身邊的人常常跟我說:「你確定嗎?你說不定只是暫時_____而已。妳想太多了。」很弔詭的,生病的是我,在專業心理諮商師跟精神科醫師的鑑定下,我確定我得了憂鬱症,然而大家卻不相信。憂鬱患者在生病時已有很多生活上的困難需要面對,這時候我們最不需要的,就是社會大眾直接根本性拒絕承認我們生病的事實,被強迫繼續過著正常的生活。拒絕承認憂鬱症是件邏輯很怪異的事,難道當一位朋友說他發燒,需要請假休息的時候,會有人認為他一定是自己想像出來的,他根本沒有發燒,而應該要繼續工作嗎?」花花在這篇文章中分享他的經驗。

他寫的很真實,儘管實際上我還聽過更多奇葩的句子:

「你為什麼要把自己搞成這樣子呢?」

(你以為這是我可以選擇的嗎?)

「做個正常人有這麼困難嗎?」

(⋯我不想再講話了,你完全不理解我⋯)

「你得憂鬱症,那你什麼時候會好?你告訴我啊?」

(這感覺超差的啊,要是我知道什麼時候會好,就告訴你啦!)

比感冒還不如的憂鬱症

我們活在一個非常奇怪的世界,可以接受的人因為重感冒請假而不來上班,卻沒有辦法接受一個人因為憂鬱症,而需要休學。當我們對心理與精神疾病的包容度越小,對於患者的二次傷害就會越大 – —尤其當說這些話的人是你身邊很重要、很親密的人的時候。

你後來選擇不去說什麼,因為多說多錯,他們會認為你在狡辯。

「當你感冒或者是癌症的時候其他人還會關心你、照顧你、問你需要什麼、給你所有可能的支持,願意理解、為你哭泣、能夠貼近你的感覺。可是憂鬱症的話就截然不同了,他們會覺得你心裡有病、你一定是胡思亂想,或是交了什麼不好的朋友之類的。所以,如果可以選擇的話,我寧願得癌症也不要得憂鬱症。」一個患者曾經這樣跟我分享。多麼諷刺。

其實,除了「憂鬱症」這個標籤之外,很多時候他們希望身邊的人可以多用不同的角度來看他們(就像你不會定義自己是一個「感冒的人」),除了這個病症之外,他們也可能是女兒、老公、公司的職員、母親、專業技術人員等等。

把力氣留給重要的人

後來我發現,有時候這些「講幹話」的人並不是不願意關心你,只是他們不知道用什麼「方法」來關心你。幫你設定目標、要你好好加油、期待你恢復正常,都是他們內心當中的渴望,他們只是不知道把這些渴望說出來,造成的效果並不是讓你前進的更快,而是讓你覺得更無力。

那該怎麼辦呢?你已經沒有力氣解釋了。

其中一個方法是,把這些相關文章分享給他們看(下面還有很多相關的文章),如果他們是真正願意關心你卻不得要領的人,或許就能夠從中領悟,有一些改變。

然後別忘了,他們也需要一些時間去接受你身邊的事實。

至於那些批評你的路人甲,就讓他隨風去吧。

這個世界你要擔心的事情已經太多了,能改變的事情也太少了,留下最後的力氣,給自己呼吸。

畢竟,當你已經用盡一切方法,有些時候不解釋就是最好的過濾,那些珍惜你的人會留下來,不論你是好是壞。

喜歡這篇文章你可以

  1. 喜歡:★★★按拍手啪啪啪啪
  2. 很喜歡:★★★★分享給你朋友,讓他們都看看都瞧瞧
  3. 敲擊喜歡:★★★★★順手街口支付,贊助咪寶食物(打開街口支付,輸入901020194贊助30元)

--

--

海苔熊
海苔熊

Written by 海苔熊

在多次受傷之後,我們數度懷疑自己是否失去了愛人的能力,殊不知我們真正失去的,是重新認識與接納自己的勇氣。程威銓(海苔熊) 「台大心研所畢,彰師大諮商輔導所博士生,筆名海苔熊,是一種結合可愛與可口的動物。目前為女人迷、姊妹淘、泛科學、Herbuty 、鍵盤大檸檬等個多平台的專欄作者,著有「在怦然之後」與「暖傷心」二書。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