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督導時,有兩個東西讓我印象非常深刻,診所真的就甘心,請到了很棒的老師!
第一個是有關於控制感
不愧是經驗老到的督導,聊三句話就知道我的控制慾很強,談一談之後,我發現這一陣子以來我有一些感覺,因為這次討論,更沈澱明白一些。
「以前,我發現有些個案他們想要改變,然後我也能夠感覺到他們真的很痛苦,我也希望能夠幫上忙,可是在過程當中,我常常會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我常常也會有這種執著,無論是對朋友或者是個案,當他們做不到我們想像的改變,我會有一種氣餒的感覺。」
「那後來呢?」
「後來我發現有些事情不是我可以決定的,有些路只能夠靠他自己走,有些時候,不如就『允許』他們乾脆不要改變了。簡單地說就是傳說當中的去我執 阿!」「然後同時你也允許自己,這整個諮商的過程中,可以有些時候『沒有功能』,儘管這對你來說並不容易,是嗎?」
「對啊,不過奇怪的是,當我對這整個談話過程比較放鬆的時候,他們反而(竟然)做出一些改變。這真的是太神奇了傑克!如果說心裡學是一門科學的話,那我想諮商可能就是一門藝術了吧。」
第二個是有關於再見。
我一直是一個不太擅長打招呼和告別的人。總是會用一些搞笑的方式來跳過寒暄的畫面、或者是用工作性、事務性的話題來切入。
對於離開也是一樣,有些時候就含糊的說「我走了掰」,而不說「再見」。有些時候,會明明很想走,但卻又一副覺得很焦慮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樣子。說難聽一點,就是界限不清楚。
直到那天,老師示範了一個,非常厲害的界限。結束督導的時候,我說我要去廁所,他說這個廁所不太容易找,於是就帶我去(地點真的在一個非常奇怪的地方,幾乎是隱藏版的);然後我轉身要走進廁所的時候,他就跟我說一聲再見。
這真的是我這輩子聽過,
最沒有負擔而自在的再見。
一方面,他並沒有很愚蠢的在外面等我(如果是我,可能就會這樣),這樣子我也會覺得很不自在;另外一方面,他也沒有讓我一個人出去「摸索」廁所在哪裡。
魔鬼藏在細節裡,真正的督導,竟然是從督導結束之後才開始。
註解
圖文修改自我廁所小便斗上面貼的語錄,原文是:「你今天受的苦,吃虧擔的責,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後都會變成光,照亮你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