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一個挑剔的人嗎?對自己很挑剔,對別人也很挑剔。
- 對自己挑剔展現在完美主義上面,或者是冒牌者症候群,只要自己表現好就覺得是運氣好或者是假的,如果停止努力就會覺得很不安心。
- 對別人挑剔反映在對人際關係的不信任上,有人對你好,你會先懷疑他給你的是不是真的,或者是背後別有目的。這樣的懷疑是有用的,因為過去你吃過一些虧、受過一些傷,會多一點防備,可以避免你再次陷入和過往一樣的陷阱裡。
常見狀況是,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身邊的有可能會給你一些建議或者是方法,但你會不斷地打槍他們,透過「過度挑剔」他們所提供的方法,他們到最後兩手一攤發現自己真的沒有辦法幫上忙的時候,你「終於證明」自己果然是一個無可救藥的人。
內在找碴鬼
前者就是Pete Walker 這本書提到的「內在找碴鬼」,讓你無法認可並且真正喜歡自己;後者則是「外在找碴鬼」,讓你無法建立親密感情友情。
不過,挑剔之所以會被你保留下來,代表他有些時候是有用的。例如你不斷地挑剔自己,的確讓你在某些方面有不錯的表現,不甘於現狀,才能一起勇於向前;你不斷地挑剔別人(如果你害怕衝突的話,或許你可能會用看起來比較和緩的方式),好讓別人跟你保持一定的距離,你戴面具和他們說話,以避免他們走路你心裡面,讓你過去一樣的受傷。
不是只有被打或被性騷擾才叫做創傷。過往的創傷包含家人照顧者的羞辱、貶低、忽略、遺棄、情緒虐待、肉體或性的虐待等等,在你的心裡面建立了一道高高的牆,是你求生的模式,就像曾經溺水的人過度依賴游泳圈,而忽略了現在已經長大,雙腳已經可以踩到游泳池的地板。
你願意丟掉你「找碴」的游泳圈嗎?用一雙腳,真實的在地板上面踩著前進,用心感受泳池水裡面的溫度和肌膚的接觸。
如果你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不夠好,覺得自己難搞所以沒有人願意和你真正在一起,那麼這本書有機會邀請你從原先的「求生存模式」轉為「茁壯模式」,你將不再苟且偷生,是可以打腰子做一個真正的人。
「儘管我們無法改變歷史,但我們可以療癒出更好的未來。你受過傷,但你不必繼續痛!」
如何面對內在找碴鬼
要怎麼做呢?提供下面幾個步驟:
- 意識到你的症狀、找碴鬼什麼時候會出現(例如,朋友聚會的時候會焦慮)
- 看看自己過去曾經做點什麼事情,讓這個不舒服稍微沒有那麼不舒服(例如,到角落自己喝酒,享受一個人的空間)
- 試著詢問自己內在的需求是什麼(其實還是想要有人可以陪我一起喝酒,只是不要人太多)
- 實際的付諸行動(例如,找一個和自己關係比較不錯的朋友,坐下來一邊喝一邊聊(焦慮慢慢解除)。
過程當中你可能會出現許多「自我內言」如:「他一定是可憐我才跟我講話⋯⋯」、「怎麼我講話頻率都跟他對不上,我還要勉強自己跟他講話?」等等,這些挑剔是很常見的內在聲音,這些挑剔是為了讓你能夠好好的生存。
但由於現在的你已經不只是想要生存而已,你想要長得比以前更茁壯,那麼就必須要冒一點小小的險,挑戰一些你過去不習慣做的事情。例如,練習說照片上面的一些話來鼓勵自己(剛開始你很會覺得很奇怪,焦慮,但你真的唸完這些句子之後,會覺得好睡許多)
永遠記得,不論如何你都有退路,最糟的情況就是回到原先的狀態,再用防衛把自己層層包裹起來。
一次進進退退的練習,你會開始慢慢學會,如何當自己的父母。當好自己的父母,要點有兩個:避免忽略、留心保護。如果你可以敏銳的觀察到自己的感受,就不會忽略被你藏起來的那些感受;如果你可以意識到有些人或有些事情有可能會傷害你,你就會使用保護機制,至少在建立人際關係的時候不會受傷。
然而,要做這兩個步驟其實並不容易,誰會建議大家睡前先把這幾句話唸完,就可以安心睡了。
晚安晚安。明天還要上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