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爆點》:如果你相信的正義不是事實,是否還會繼續堅持?

海苔熊
6 min readAug 14, 2018

--

前陣子我去參加國民法官模擬法庭,那時候經驗很好,從每個階段我們的職業法官,到士林地方法院的院長,都對到我們非常親切,三餐吃的很好、法官也都很尊重檢辯雙方的辯論內容,雖然最後判決和我想得不一樣,可是我還是很開心能夠更了解這個審判的過程。我心想過往我真的是誤會台灣的司法了,大家滿懷的希望和感激,幾乎在場所有的人在離開法庭之後,都重新對於台灣的司法注入了希望 ——直到我看完今天這部片,我才發現正義似乎不是如我想像的這麼單純。

三個引爆點

故事描述寶港村的居民長年以來受到聯通工廠排放廢水,污染水質,導致漁獲量減少,村民的身體健康也受到影響,所以大家在縣長的帶領之下,群起抗議,要求工廠罷工,沒想到一個叫阿海的漁民疑似自焚抗議,變成了整個村莊的英雄。但案情還有很多的疑點,檢察官金敏熙與周法醫介入調查,揭開了一連串黑暗的序幕。

片名叫做引爆點,其實在我看來,這部片裡面隱藏著至少三個引爆點(以下有雷),可是礙於片長就100分鐘,每一個炸彈描繪得相當有限(可以把它想像成是三個模糊的炸彈)。

  • 阿海自焚疑雲引爆工廠停工
  • 2個主角賭上生命辦案,引爆組織內(法醫鑒定科、地檢署)老一派的憤怒
  • 金檢察官終於和周法醫托出當年他們的孩子沒有生下來的真相,引爆周法醫的恨意,但當天晚上的一別,更引爆了兩個人的後悔。

如果真相會傷人,你還想知道嗎?

這三個看似不完全相關的事件,其實對我來說都在描述同一件事情:如果真相會傷人,你會不會寧可不要知道,這樣就什麼也不會引爆?

如果寶港村的村民們不知道真相,以為阿海是為了抗議而自焚,那麼他們就可以繼續活在阿海是英雄的神話裡面;

如果金檢察官和周法醫可以像其他法官法醫一樣,為了求自保,用大家期待的方式結案,那麼金檢察官也不會因此而犧牲;

如果金檢察官繼續隱瞞,當年他的未婚夫周法醫就會以為他們的小孩是流產的,他依然可以懷抱著舊情,重新開始兩個人的關係。

讀到這裡,你還會想知道真相嗎?或者說,儘管傷痛欲絕、儘管不符合你的期待,你還是想要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過往我經常收到第三者/元配的一些信件,說他們寧可不知道伴侶有另外一個人,但當他們仔細寫下故事之後,卻又後悔了:一部分的自己想要知道真相,另外一部分的自己又想要繼續活在謊言裡面。

我們經常活在自己的謊言裡面,是因為謊言鞏固我們某些信念。儘管有些跡象顯示我們所相信的是並不一定是事實,但接受事實太痛苦了,所以我們繼續自我欺騙。

然而,不論是守住秘密,或者是持續自我欺騙,都會帶來某種程度的折磨。所以在影片的最後,大家都選擇了說出真相。

當你相信的世界崩塌

想像一下你是寶港村的村民,你知道小蝦米沒有辦法對抗大鯨魚,一路抗爭了15年,好不容易有一個人自焚可以讓那個萬惡的大鯨魚停工,如果你發現他並不是自焚而死,你會願意揭露真相嗎?還是讓大家繼續活在這個假象裡面?是什麼左右了你的選擇?

多年前我在唸社會心理學,裡面有大量的研究談態度和說服,我發現很多時候取信於受試者的並不是事實本身,而是這個事件「呈現的方式」,這也是為什麼,新聞和媒體可以用某種扭曲或者是片面的訊息,來左右大家對於這個世界的認知(去年參加Tedx桃園,才知道新聞竟然也可以是被政府賣來的)。身為人,我們畢竟沒有辦法看到後腦勺的東西,當眼前出現的訊息是很煽動的、情緒性的,我們可能就會忽略另外一種可能,然後懷抱著這樣的信念和我們所以為的正義,去抗爭、去討我們想要的東西。這個「以為」,可能是真的,也可能只有部分是真的,但不論如何,它都驅策了我們的行動。

我們都活在自己以為的世界。

這樣的以為,不一定是不好的,很多的時候,也因為我們所相信的這一切,才能讓我們「安然」地活到今天,甚至推動某些改革。只是,當每一次我們覺得某件事情不公不義、想要討回公道、為正義而戰的時候,可能要停下來想一想,關於眼前所看到的事實,會不會有不同的可能?

就像這部片最後那個冒煙的工廠,影片的第一幕就是它,影片的最後螢幕也依然是它,我覺得某種程度上面象徵著黑暗在台灣是不會被改變的,污染環境的工廠、道貌岸然的議員、吃相難看的縣長,用某種方式,繼續生存。儘管上面這些都是事實,但寶島村民一開始所相信的「正義」劇本,也不是真的,如果法院判定阿海的死和工廠無關的時候,這些村民真的能夠接受嗎?

在法與情之間

回到一開始的國民法官,我當天去參加的時候在訪談下面真的有一種很複雜的感覺,我覺得上面的檢察官和律師都在問一些不重要的事情,試圖還原當天現場的真相、爭奪一些名詞上面解釋的意義,然後想要依據法律,做出最合理的判決。可是對台下的我來說,在我面前的是一個活生生的被告,她過往有種種的前科、原生家庭被遺棄的創傷、甚至她講到男生這件事情一直以來都給她造成巨大的壓力,他在法庭上面大哭、和母親的互動,我真的很難很難不考慮到感情的部分,那一刻我才發現,原來法律人所在乎的世界,和我們所看到的世界,並不一定是一樣的。

就像這部片裡面談到的,只要是人,都會有偏見,只要是人,都會有弱點。周法醫的弱點是感情,金檢察官的弱點是對於正義的執著。這些偏見和弱點,看起來很不科學很不理性,但某種程度上因為也推動著我們,讓我們願意做出一些挑戰和冒險,讓社會上一些不一樣的聲音,有機會被看見。

那麼你呢?你所相信的正義,是什麼?

喜歡這篇文章你可以

  1. 喜歡:★★★按拍手啪啪啪啪
  2. 很喜歡:★★★★分享給你朋友,讓他們都看看都瞧瞧
  3. 敲擊喜歡:★★★★★順手街口支付,贊助咪寶食物(打開街口支付,輸入901020194贊助30元)

--

--

海苔熊
海苔熊

Written by 海苔熊

在多次受傷之後,我們數度懷疑自己是否失去了愛人的能力,殊不知我們真正失去的,是重新認識與接納自己的勇氣。程威銓(海苔熊) 「台大心研所畢,彰師大諮商輔導所博士生,筆名海苔熊,是一種結合可愛與可口的動物。目前為女人迷、姊妹淘、泛科學、Herbuty 、鍵盤大檸檬等個多平台的專欄作者,著有「在怦然之後」與「暖傷心」二書。

No responses yet